地球上超级大陆的悲欢离合:一场持续几十亿年的"拼图游戏"

[小科普:随我看地球 – 三十五集] 

点击关注《北美之声》https://www.navoice.ca/

陈蓉编发

作者:章纪君

一,地球是个"拼图狂魔"?

想象一下,你有一块超级大的拼图,每隔几亿年就会自己拆开、旋转、漂移,重拼,而且每次拼出来的图案还不太一样,听起来像是某种科幻设定,但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几十亿年来孜孜不倦地在干的事儿。  

科学家们发现,地球上的大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,它们像一群桀骜不驯的"淘气蛋",一会儿聚集,一会儿漂离。最夸张的时候,它们会全部聚合在一起,形成超级大陆(Supercontinent)。那么问题来了:这种"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"的现象,是随机的,还是存在某种周期性规律?现在我们知道,地球在其漫长的地质历史中,曾经经历了多次超级大陆(Supercontinent)的聚合与分裂。根据地质学和板块构造理论,有人认为超级大陆的周期约为年5~7亿年一次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场持续几十亿年的"地球拼图游戏",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破解这个地质谜题的!  

二,地球历史上曾经有几个超级大陆?

1,最古老的"老前辈" - 瓦巴拉大陆(Vaalbara):这一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地质学家 A.Y. Glikson和南非地质学家 J.E.J. Martini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。在太古宙早期(大约 36亿年前),地球还是个"愣头青",第一块疑似超级大陆的瓦巴拉(Vaalbara)开始出现。它是由南非的卡普瓦尔克拉通(Kaapvaal)和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克拉通(Pilbara)组成,取上述二个英文字的词尾,组成一个新词,叫"Vaalbara"。不过由于其年代过于久远,证据有限,所以更像是一个"疑似选手"。  

2, 乌尔大陆(Ur), ~30亿年前存在于太古宙中期, 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印度、澳大利亚、非洲和南极洲部分区域,比瓦巴拉更稳定,但规模较小。乌尔大陆(Ur)是由地质学家John J.W. Rogers于1993年提出的一个假想古大陆,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“超级大陆”之一。其名称源自德语“原始” (Ur),象征其古老性。

3,第一个实锤超级大陆 – 凯诺兰大陆(Kenorland)。27亿年前地球终于拼出了第一个公认的,有真凭实据的超级大陆。这块大陆最早由加拿大和美国地质学家团队在 20世纪90年代由L.J. Pesonen等提出,其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加拿大、澳大利亚和南非的部分地区。不过,此大陆没能坚持太久,大约于24亿年前就裂解了。  

4,哥伦比亚大陆(Columbia, 又称Nuna), 拼凑于元古代大约18-15亿年前。它是地质学界公认的地球历史上第一个明确重建的超级大陆,形成于约18亿~15亿年前(古元古代中期),并在约14亿~12亿年前开始裂解。其名称由美国地质学家 J.J.W. Rogers 和 M. Santosh在2002年正式提出。它几乎包含当时所有主要陆块(劳伦、波罗的、西伯利亚、非洲等)。  

5,大佬罗迪尼亚大陆(Rodinia)粉墨登场:

时间来到 10亿年前的元古代,地球又搭拼出了一个"巨无霸" - 罗迪尼亚。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庞大的超级大陆之一,几乎把所有陆地都拼在了一起(图1)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站在当时的罗迪尼亚大陆上,可能仅需几步就能从中国跨到南极!  

罗迪尼亚大陆是由美国地质学家Paul F. Hoffman和Damian Nance等学者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正式提出的。“Rodinia”一词源自俄语“Родина”(意为“祖国”或“母大陆”),象征该超级大陆是后来所有大陆的“摇篮”。

图1,9亿年前的罗迪尼亚大陆(Rodinia) 地理重建图 (图片来源:www.shamskm.com, Feb. 24, 2018)

不过,好景不长,罗迪尼亚在 7.5亿年前开始裂解,这次裂解被认为直接引发了后来的全球冰川事件(即"雪球地球-Snowball Earth)和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事件, 为多细胞生物的爆发奠定了全球性环境基础。

6,潘诺西亚大陆(Pannotia), 拼接于新元古代末期(~6~5.4亿年前)。 其特点是存在时间短,并快速分裂为冈瓦纳、劳伦西亚等大陆。部分学者认为它是罗迪尼亚大陆裂解后、盘古大陆(Pangea)形成前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。  

此大陆由加拿大地质学家 Ian W.D. Dalziel(1997年)和美国学者L.M. Murphy(1997年)等学者正式命名并系统论证。“Pannotia”一词源手希腊语 “pan-”(泛)+ “notos”(南方),意为"泛南方大陆”,因其主体位于南半球。

7,时间到了 3.3亿年前的古生代,地球再一次拼出了一个史上惊世骇俗的末代超级大陆 - 泛大陆,亦称盘古大陆或潘吉亚大陆(Pangaea,图2),和它对应的一个超级大洋叫泛大洋(Panthalassa)。实际上泛大陆的亲生父母是南方的冈瓦纳大陆(Gondwana)和北方劳亚大陆(Laurasia),由于这二块大陆的邂逅碰撞,诞生了这个超级大陆。泛大陆长得像个巨大的"C"字形,中间包围着古地中海(也称特提斯洋,Tethys)。恐龙就是在这块大陆上的霸主!  

图2,3亿年前的泛大陆(Pangea) 地理重建图 (图片来源:www.visualcapitalist.com, May 1, 2020)

不过,这个泛大陆也没能逃脱分裂的命运,大约在 1.8亿年前开始解体,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海陆分布格局。  

三,超级大陆的形成有规律吗?

科学家发现,大陆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会反复合并形成超级大陆(如盘古大陆),然后又反复分裂。这个一开一合的"拼图周期"通常会持续5–7亿年,科学家称之为"盘古大陆旋回(Pangea Cycle)"。这种旋回是由板块构造运动来驱动的,同时也被认为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及海平面变化,甚至生物进化。

科学家认为产生这种周期可能有以下几种理由:

1,板块运动的"惯性":地球的板块运动受地幔对流驱动,而地幔对流可能存在某种长期节律。2,大陆碰撞的连锁反应:当几块大陆撞在一起,会引发一系列地质活动,如造山运动,最终推动它们再次分裂。3,超级地幔柱的"拆家"行为:超级大陆形成后,会阻挡地幔散热,导致下方热量积累,最终形成超级地幔柱(Superplume),把大陆"顶"裂。  

然而,这个周期真的靠谱吗? 虽然盘古旋回听起来很有道理,但地质记录并不完全支持严格的周期性,比如,乌尔大陆和凯诺兰大陆之间的间隔才3亿年左右,又比如,凯诺兰大陆和哥伦比亚大陆竟隔10亿年之久,所以,并不符合5~7亿年的规律。 另外,超级大陆的形状每次都不一样,说明拼合方式可能受随机因素影响。所以,目前的主流观点是:超级大陆的形成有某种准周期性,但不存在严格的时钟规律。  

四,下一个超级大陆会是什么样?

既然超级大陆会反复形成,那未来地球会不会再次拼出一个新的超级大陆?答案是:会!一定会!不仅会,科学家还已经给它起好了很多响亮的候选名,其中较为著名的模型有"新盘古大陆(Novopangea)","美亚大陆 (Amasia)","终极盘古 – Pangea Proxima(又称Pangea II, Pangea Ultima, Neopangea)","奥里卡大陆(Aurica)"等。新盘古大陆模型假设,2.5亿年后太平洋会关闭消失,并导致澳大利亚、亚洲、北美洲, 南美洲,南极洲, 非洲等大陆的碰撞和融合,最终形成一个新的超级大陆 - 新盘古大陆(图3)。

图3,2.5亿年后的新泛大陆(Novopangea) 假想图 (图片来源: www.theconversation.com, Nov. 27, 2018, by Mattias Green et alia)

"美亚大陆 – Amasia)"也就是美洲 – 亚洲大陆。科学家推测,美亚大陆会形成于2.5亿年后。当美洲向西漂移,撞上亚洲,更会形成一个环绕北极的超大陆。  

"终极盘古 – Pangea Proxima"形成时间估计在2.5~3亿年后,其拼接方式是:大西洋和印度洋闭合,非洲、欧洲,非洲,中东,南极和美洲重新拼合,形成一个类似盘古大陆的结构。  

有个有趣的问题是,人类还能见证下一次超级大陆吗?很遗憾,不能,至少像我们现在这样的人类不能见到,因为超级大陆的形成是以亿年为单位的。根据过去的生命演化规律,几亿年后,如果地球仍然存在,"人类"应该不再是我们现在这个模样的人类。不过,我们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地质研究,可以提前观赏到未来的地球面貌演变。  

五,超级大陆对地球气候和生命会有什么影响?

毫无疑问,大陆板块的分解和聚合会给地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, 首当其冲的便是气候剧变。当超级大陆形成时,内陆会变得极度干燥,通常会形成超级大沙漠,导致生命的消亡和迁移。当超级大陆裂解时,火山活动增加,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或冰期形成。气候变暖和冰期是地球历史上两种典型的极端气候模式,它们对生物的影响深远且复杂,涉及生态系统、物种演化及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层面,比如,盘古大陆形成时(二叠纪末期),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命大灭绝事件(96%海洋生物灭绝)。大陆裂解时,分散的陆地促进了物种分化,比如恐龙演化出不同种类。所以,超级大陆的拼合与分裂,就像是地球"重启按钮",每次都能带来全新的生态格局。  

总之,地球的板块运动就像一场漫长的"拼图游戏",而我们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看客。 或许在遥远的未来,地球会再次拼出一个全新的超级大陆,而那时的智慧生命(如果有的话),也许会像现在的我们一样,好奇地研究这场持续几十亿年的地质奇迹。 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希利正在悄悄改变全球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!

德国的穿戴式量子频率医疗设备全球链接:

https://www.healy.shop/?partnername=1092-9563-2939

陈蓉表演沙家浜阿庆嫂片段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-R5PwmDOuY&t=16s

陈蓉朗诵《多伦多的夏天》,作者:庞进,Youtube 视频播放/下载:

https://youtu.be/1gkVl1Doe6g?si=Lzf0xBiw3i3wieZG

陈蓉《北美之声》:独唱“我爱你中国”-万锦市达人秀20240622,Youtube 视频播放/下载: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0iiLhT9lBE

陈蓉《北美之声》:独舞“故乡的云中”古典舞-曼珠达里北美演唱会20240511,Youtube 视频播放/下载:

https://youtu.be/n-zbvkmtGLI?si=D2N2YiDZJFWuZt4p

陈蓉《北美之声》:独舞“鸿雁”蒙古舞-曼珠达里北美演唱会20240511,Youtube 视频播放/下载:

https://youtu.be/G_F4uwGatNo?si=UDsOcOn8C2cTQqpR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建筑电工承包商;装灯、布线;汽车充电桩安装;照明故障维修;

电力安全检查/证书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北美之声》舞蹈班,

(拼音)中文班,数学班

欢迎你

点击关注《北美之声》https://www.navoice.ca/

《北美之声》主编陈蓉

欢迎订阅《北美之声》


https://www.navoice.ca/posts/h4wt9e8mp4n8t68c3jj3mmwnsnpaab

https://www.navoice.ca/

自《北美之声》文化传媒创办以来,除了拥有加拿大,中国,美国, 新加坡等华人聚居的国家外,还拥有韩国,英国,法国,德国,以色列,南非,印度,越南,泰国,沙特阿拉伯,新西兰等100多个国家的忠实读者。《北美之声》开辟有多个栏目,从新闻时事,到民众生活,涉及主题众多,无论从深度到广度,都具有相当的可读性,深受读者的好评,在北美乃至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力。

《北美之声》的主编是加拿大资深记者陈蓉女士,除了编写报道了大量的新闻事件、热点文章之外,还参与编写在加拿大发行的著作《疫情无情人有情》等书籍,是《疫情无情人有情》一书的主创人员之一,该书获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抗疫贡献奖。她也曾荣幸地获得加拿大伊丽莎白二世铂金禧勋章。

大家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,我们一起努力,传播正能量,为朋友送温暖送资讯!

请支持原创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
更多精彩资讯请扫码关注并转发

广告推广请加 微信:rosechenlin

电话:416-333-9288

《北美之声》舞蹈班,

(拼音)中文班,数学班

欢迎你

Next
Next

2025 星光璀璨联欢会举办圆满成功